行业热点 Vol.1:战胜柯洁的人工智能,会颠覆物流行业吗?

所属行业
客户规模
核心需求

热点1:人工智能开始渗透物流行业

随着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系统Libratus战胜四位德州扑克顶级选手,人工智能时代正在一步步向我们逼近。各行各业都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人工智能(AI)会对我们行业带来什么?是升级?还是颠覆?

物流行业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物流公司的创始者们纷纷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专业的物流数据服务公司G7打造精细化智能管车系统,通过精细化的数据监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开发出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有助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京东推出无人机、无人仓等,既改变了物流行业传统的配送方式,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谢剑/杨永波观点:

菜鸟小G、京东无人机逐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让行业看到了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将会带来的便捷,或许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来的配送车辆只需要搭载若干机器人和无人机,当车辆自动行驶到某个集散点,机器人和无人机便可以自己动出发完成最后一公里半径内的送货。如果智能机器人可以和冷链技术相结合,那么生鲜产品的送达也将更加便利。

智能物流正在浸入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火热给物流行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物流实时跟踪、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和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物流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软件集成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物流行业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服务成本、增加便利性以及延伸服务。

热点2.:国务院发文健全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体系,让冷链物流由热变强

针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阻碍国内生鲜电商发展的问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对促进农业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到2020年,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冷链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食 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苏琴观点:

针对冷链运输监控,市场上有冷藏车及温控硬件设备,也有与之相配的温控管理软件,监控显示整个冷藏车的温度。但是在现实中,冷链物品也有货量小、配送分散的特点,整车运直达的比例相对较小,那么,如何获知所有物品,在多个点的运输配送过程中,经历不断地开门关门的温度变化呢?oTMS基于运输订单的温控显示,可以帮助所有发运人、收货人精准地查看您所关心的货品温度。此外,oTMS冷链的温度监控,还可以连接更小量级的冷藏箱温度,满足多种多样的冷链运输需求。

作为一个开放式运输管理平台,oTMS连接了市场上各个品牌的温控设备以及温控系统,与广大冷链运输相关企业一起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热点3:物流运输服务再升级,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菜鸟裹裹正式宣布,联手中通、圆通、天天快递在全国8个城市推出新功能——定时派送业务。一方面为了满足部分顾客在各类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定时派送对快递小哥也是一种“福利”。
  • 近期,京东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沈阳七个城市试点运营的 “大件闪取闪退”服务,用户从申请到完成退货退款最快只需2小时。相比行业内大件商品3-7天的退货退款流程,京东把时间缩短到2小时之内。
  • 4月,阿里巴巴宣布将在全国的办公园区使用绿色包裹,首批杭州和北京已经替换完成。今后公司数万员工在阿里小邮局寄快递时,将统一使用100%可生物降解的快递袋。

谢玉松观点:

就像京东和阿里从来都不是同一个商业模式一样,京东物流和菜鸟平台从出生就注定是具有各自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基因的两个不同的业务体,然而有一点却是他们共同追求的,那就是聚焦于物流运输服务的提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为各自电商业务服务;

无论是“211时效“还是“闪取闪退“,京东依托其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早已在客户体验上拔得头筹,这也是刘强东一直要在自建物流配送中心上死磕到底的因素之一。而作为平台模式的菜鸟联盟,虽看似声势浩大,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况且,菜鸟和联盟的兄弟在仓储供应链开放业务上又是竞争关系,有竞争就有博弈,况且,京东物流外包也已经势在必行了。

相关信息:TMStms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公司管理系统运输公司管理系统

4招帮你建立供应链KPI

所属行业
客户规模
核心需求

前言:KPI(关键绩效指标),又被称为指标、目标、可交付成果,无论你如何去命名它,我们都会在工作中遇到它。我们把KPI作为一种监控与衡量效绩的方法,一个具有几乎100%采用率的,已被证明是确保目标制定和达成的成功之法。如果可交付成果不达标,就说明企业需要做出一定改变了。

建立KPI并制定行动计划去达成目标,对于运输管理来说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其同样也适用于人们的生活。比如你的“生活KPI”是什么,你如何衡量自己的个人表现?又好比常见的面试问题:“你对自己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如果你没有掌握KPI,你如何真正了解自己是否实现了去年同期设立的目标?为了真正衡量人生的表现或运输管理的绩效,首先需要建立KPI。我们今天的话题将着手解决后者,注重通过建立KPI来管理你的供应链。

1.确立正确的KPIs

我们已经理解了KPI对于帮助组织监管、衡量供应链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下一步便是确定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KPI。虽然一些咨询公司(如Gartner)可以提供帮助,但组织本身应该最清楚自己的业务并且决定针对自己企业的正确KPI是什么。

理想情况下,他们会先收集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反馈和数据,而不仅仅局限于物流部门。阻碍部门间相互沟通的“山头”政治必须在企业中消失,因为运输影响着业务的每一个部分,来自不同团队的见解是非常宝贵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正确KPI的建立。如果错误的KPI被运用于监控和衡量业务绩效,其后果可能比不使用KPI更糟糕。

 

2.寻找合适的数据源

一旦建立了正确的KPI,就必须决定使用什么数据源来计算每个KPI绩效。很多企业试图使用ERP(企业资源计划)或WMS(仓库管理系统)甚至是繁杂的EXCEL作为数据来源。然而,对于真正的物流管理来说,使用TMS(运输管理系统)才是去收集、校对数据最高效的方法。

可以信赖的TMS能够给企业提供商业智能,包括主控面板(实现数据可视化的模块,是向企业展示度量信息和KPI的数据虚拟化工具)和记分卡(一种半标准化的结构报告,根据设计方法和自动化工作制定,可由经理用来跟踪员工活动执行,进行管理,监控结果等),使货主能够迅速、自信地做出决策,以管理数据驱动和相互连接的供应链。

 

3.设定正确的KPI指标和优化

在正确的KPI和数据来源都确定了以后,每一个KPI指标的确立与优化就成了下一个目标。通常,历史表现和行业基准会被作为组织的KPI指标,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每家公司,每个业务各不相同,意味着他们的KPI和指标也应有所区分。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参与到KPI制定的讨论中,在确定指标时也应被考虑进来。KPI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同部门的负责人间也必然会出现一些分歧。举个例子来说,客户服务团队可能要求按时交货的指标需达到95%,但要实现这一点,运输成本将增加8%。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了解他们的业务,不断优化KPI,来谋求一个合适的平衡。

 

 4.持续回顾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运输管理中,拥有正确的KPI将有助于确保成功,但光靠KPI本身还不够。就如同人们管理日常生活一样,企业在管理供应链时,需要确保每项任务、每个项目都会对你所确定的KPI产生积极效应。否则,企业就需要反思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如果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但没有产生效应,那么企业就应重视已设定的KPI是否正确。这种持续的回顾将有助于使所有负责人保持一致并共同向实现KPI迈进

 

小结:KPI’s在生活与运输管理中的运用是我从父亲那儿听来的,他总是告诉我:“计划你的工作,并按你的计划工作。” 如果你不能衡量它,你就不能改善它;识别、定义和设定生活中或管理供应链中的KPI将帮助你不断完善。现在,真正的工作开始了,去执行你的计划吧。

 

作者简介

Adam Davis :oTMS VP of Managed Services,负责SaaS TMS、运输流程管控和咨询服务等相关工作。有16年大型跨国企业高管经验,曾在C.H. Robinson担任TMC亚太区总经理。

相关信息:TMStms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公司管理系统运输公司管理系统

仅需1招,实现仓库、运输高效协同

所属行业
客户规模
核心需求

如果你是一位服装行业的物流从业者,相信一定会对如下场景并不陌生:

在每年的6、7月份或11、12月,平时宽阔空荡的物流中心入库月台会大排长龙,装满包装箱的半挂或集装箱卡车一眼望不到头。这是入库主管一年之中最忙碌和头疼的时间段,也是我们常说的服装行业的入库高峰。

由于货物的集中入库,每次高峰会出现种种问题。库房内车辆排队影响到库房外的交通自不用说,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问题。

 

【“看不见”的问题】

问题1:人力资源的浪费

一般来说,库房都会在高峰运作时段增加人力,但是具体到落实:今天需要多少人手操作?这些人手在月台怎样分布合理?今天预计需要工作的时长?这些问题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常常碰到人齐了货没到,货到了人却没齐的窘境。

问题2:运输费用的提升

车龙形成后可不仅仅是库内次序和周边交通的问题,长时间的等待,承运商是会申请等待费用的;如果今天要没有完成卸货,需要隔日再来,二次送货费您总要出一点的吧?

问题3:KPI直接下降

车辆都在外面大摆长龙了,库房的卸货效率KPI没有问题?但是库房同事也很冤啊,所有的车辆都一个时段来,我能怎么办?都是你运输计划没做到!总而言之,最后受伤的总是物流部门;

【现有措施】

那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归根结底都是没有一个详细的、能落到实处的入库计划导致的。

为应对这一问题,目前企业采取的措施包括:

措施1:生产部门与物流部门约定一套协同流程,共同做出一份计划

一般在供应商即将完成生产之前,生产部门的跟单员会从ERP中导出相关的采购订单数据,并按照既定的要求交货日期进行汇总筛选,制定一个“供应商月出货计划”(有些企业是“周出货计划”),然后发送给物流运输团队(针对甲方自提模式)和运输团队作为参照,以便承运商和库房团队进行初步的运输资源配置和入仓准备安排。

然而,物流部门的同事发现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的缓解入库高峰所带来的压力,因为供应商存在提前交货延期交货,而这往往不是“一周前”可以确定的。实际情况与计划总存在着各种出入,最后承运商的入库时间还是那样“随机”和“不凑巧”。

措施2:承运商送货前两三天邮件通知运输或库房到货情况,并进行预约;

有些企业会要求承运商在送货入仓前两三天通过邮件的方式预约到货时间。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提前交货和延期交货带来的计划变更风险。

但是,邮件发送毕竟是线下动作,少看漏看没有办法完全杜绝,何况需要将邮件预约的情况制作一个Excel保存起来,每日更新给库房团队。其中需要付出精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差错也不在少数!

看来,通过线下人工计划和沟通的方法,仍旧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

  • 过程不透明:库房无法知晓承运商何时完成的产品提货,预约时间是否准确及时;
  • 线下数据多:线下数据多次处理容易出错,时限难以把控;
  • 沟通成本高:生产部门与物流部门间的沟通,运输团队与库房团队的沟通,承运商与运输团队的沟通;沟通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不分场景的全流程沟通,真的是必要的吗?

【其实,你只需要一招】

到底什么才是解决方案呢?其实, 一个实时、统一的线上管理工具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它能有效地来协同供应商、承运商、司机与仓库之间的关系,既可以管理订单信息并与各方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还需要灵活设置入库月台时间安排计划,做到实时同步更新。

这个管理工具需要具有以下功能:

  • 统筹管理:月台与时间计划管理;
  • 在线预约:承运商可与库房团队就月台预约进行线上协商;
  • 紧密衔接:预约信息与订单直接关联;
  • 实时共享:便捷的提醒与通知功能(邮件或者短信);

 

 

通过联通的系统和云服务,把入库管理搬到线上,不但可以解决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问题,还可以在对整体供应链带来如下提升:

  1. 价值提升

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计划管理,通过在线预约申请与管理,将原有的线下零散的预约信息,统一通过线上进行分析汇总,让计划安排变得容易,大幅降低调度人员的操作复杂度;而预约信息实时查看,也可以实现车辆实时跟踪。

  1. 管理提升

对于运输主管而言,通过平台化的预约管理,可以有效地打通了上下游合作伙伴,便于统筹管理所有供应商对仓库预约的请求;而对于入库部门而言,则可以配合自动化仓库,紧密衔接仓库入库需求,精益作业,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相关信息:TMStms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公司管理系统运输公司管理系统